《医学化学》既重视医学化学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知识,又注重化学知识与医学的密切关系和应用。本教材以医学职业岗位、学生基础知识、后续课程为导向,包含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医学中的化学问题,理解和分析专业课程中涉及的化学理论。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化学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 化学与医学的关系(1)
第三节 医学化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2)
第二章 溶液 (4)
第一节 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4)
第二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8)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15)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15)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17)
第三节 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20)
第四节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25)
第五节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30)
第四章 缓冲溶液 (35)
第一节 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 (35)
第二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36)
第三节 缓冲容量和缓冲溶液的配制 (38)
第四节 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42)
第五章 胶体溶液(46)
第一节 胶体分散系(46)
第二节 溶胶(47)
第三节 高分子溶液(51)
第四节 凝胶(52)
第六章 滴定分析法 (54)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概述 (54)
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 (58)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65)
第七章 可见分光光度法 (70)
第一节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70)
第二节 分光光度计(74)
第三节 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 (76)
第四节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78)
第八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 (80)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80)
第二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位 (82)
第三节 电极电位的应用 (90)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 (94)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94)
第二节 配位平衡 (97)
第三节 螯合物在医学中的应用 (101)
第十章 原子结构 (105)
第一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及特性(105)
第二节 氢原子的结构 (108)
第三节 多电子原子的原子结构(112)
第四节 元素周期表 (115)
第十一章 有机化合物概述 (119)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119)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中的电子效应 (126)
第三节 有机反应的类型 (128)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和分类 (129)
第十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134)
第一节 烷烃 (134)
第二节 环烷烃 (140)
第十三章 烯烃和炔烃 (144)
第一节 烯烃(144)
第二节 炔烃(149)
第三节 与医药学有关的烯烃(152)
第十四章 芳香烃 (154)
第一节 苯 (154)
第二节 稠环芳香烃 (161)
第十五章 立体异构 (165)
第一节 构象异构 (165)
第二节 顺反异构现象 (168)
第三节 对映异构(169)
第十六章 醇、酚、醚(178)
第一节 醇 (178)
第二节 酚 (183)
第三节 醚(186)
第十七章 醛、酮(190)
第一节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190)
第二节 醛、酮的结构和性质 (191)
第三节 与医药学有关的醛、酮(197)
第十八章 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 (200)
第一节 羧酸 (200)
第二节 羧酸衍生物 (207)
第三节 取代羧酸 (212)
第四节 与医药学有关的羧酸类化合物(217)
第十九章 胺和酰胺 (221)
第一节 胺 (221)
第二节 酰胺 (228)
第三节 与医药学有关的胺和酰胺 (229)
第二十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234)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 (234)
第二节 生物碱 (242)
第二十一章 糖类 (248)
第一节 单糖 (248)
第二节 双糖 (255)
第三节 多糖 (257)
第二十二章 脂类 (263)
第一节 油脂 (263)
第二节 磷脂 (267)
第三节 甾族化合物(268)
第二十三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273)
第一节 氨基酸 (273)
第二节 蛋白质(278)
第三节 核酸(285)
参考文献(291)
附录(292)
中英文注释(298)
元素周期表(309)
读者对象:医学本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