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部、政治部,基础部、各系,各附属医院:
为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军队院校教育督查工作组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公共课程体系,集中力量抓好课程教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逐步建立起基础理论与学术前沿相结合,实践技能与科学创新相益彰,设置合理、内容丰富,具有我校特色的研究生公共课程体系,研究生院决定开展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现就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现有课程体系问题梳理
目前,我校研究生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公共专题讲座5部分组成,授课方式为公开授课和科室自行授课2种。随着专业学位培养轨道逐渐增多,总部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检查力度加大,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现有课程体系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交叠混乱。现有研究生课程体系既有公共课程又有自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混淆不清,课程选择全凭导师经验,没有相关指导依据,给导师和研究生选课带来诸多不便。二是教学过程组织混乱。尤其自开课程教学文档(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教学进度表、教学设计)严重缺失,教学组织、授课质量、考试把关等环节难以统一管理,授课学时无法保证,教学效果无法评估,教学检查和督导形同虚设。三是教学保障困难重重。自开课程的师资力量、教学场地、教材教案、考核试题等各类教学要素得不到有力保障,教学档案三级管理落实难度较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二、拟论证的课程结构
根据我校前期组织的“基于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成果,结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特点,研究生院通过广泛论证,决定改变原有“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公共专题讲座”的研究生课程结构,取消对自开课的统一要求,理顺管理关系,明确层级责任。按照一级学科的培养要求开设研究生课程。拟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如表1所示。
表1拟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表
课程类型 |
授课方式 |
学分下限 |
公共必修课 |
公开讲授 |
15 |
专业必修课 |
公开讲授 |
4 |
选修课 |
公开讲授 |
6 |
公共专题讲座 |
公开讲授 |
5 |
合计 |
-- |
30 |
按照此次课程结构调整方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是研究生课程的必选项目。选修课和公共专题讲座两类课程,按照所在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要求和个性化需求,由导师和研究生自行选择确定,具有较大自主权。
课程体系改革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0个课程总学分,比原来少修3个学分,课程学习负担减轻。导师及所在学科可针对研究生个人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该部分学习内容不计算学时,不记入学分。
三、拟设置课程类型
(一)公共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是国家教育部门和军队总部根据院校属性和研究生教育特点指定的必修课程,所有研究生必须选修。公共必修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一般的基础素质。目前,我校学术型研究生公共必修课有6门。
表2我校现开设的6门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
学时数 |
学分数 |
课程负责人 |
教研室(科室) |
英语 |
114 |
6 |
周玉梅 |
英语教研室 |
医学统计学 |
62 |
3 |
徐勇勇 |
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
军队信息安全保密 |
20 |
1 |
高东怀 |
网络中心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30 |
1.5 |
方洪波 |
政治理论教研室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40 |
2 |
谢鹏 |
政治理论教研室 |
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
30 |
1.5 |
谢鹏 |
政治理论教研室 |
合计 |
296 |
15 |
-- |
-- |
公共必修课的授课形式为公开讲授,授课地点为研究院教学馆和相关示教实验室。
(二)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是基于一级学科设置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必修选修的课程。专业必修课内容应区别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层次应高于本科生课程。课程内容需涉及本一级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应反映一级学科发展方向。授课方法采用适合研究生培养特点的教学方法,如研讨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等。
专业必修课的授课形式为公开讲授,授课地点为研究院教学馆和相关示教实验室,取消以往的科室自开形式。
(三)选修课
选修课是基于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而设置的由学生自己选修或者在导师指导下选修的课程。选修课设置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科学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反映前沿知识、训练实用技能、讲授科研方法。
选修课的授课形式为公开讲授,授课地点为研究院教学馆和相关示教实验室。
(四)公共专题讲座
为拓展研究生视野,弥补公共课程教学不足,学校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了公共专题讲座,涉及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论文写作、科技前沿等多个方面。目前,研究生院共开设专题讲座72个。
公共专题讲座的授课形式为公开讲授,授课地点为研究院教学馆和相关示教实验室。
四、主要任务
各部系借鉴前期组织的“基于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设置本一级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尽量从已开设的公共课程中遴选。若确需新开,可以根据本单位学科发展特点和学校及学科师资力量情况,科学论证,申请增设新开课程。各一级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程总学分最少是4分,原则上20个学时为1个学分。论证结束后,填写《xx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一览表》。
对于本一级学科的选修课,各二级学科可根据自身需求提出选课指导意见,由一级学科汇总,选修课选择应重点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素质、科研素养和实验技能,不宜选择过多,尽量给予导师和研究生自主选择权利。选修课程可在已开设的公共课程中遴选,也可以根据需求和师资力量申请开设新课程。各一级学科的选修课程总学分最少是6分。论证结束后,填写《xx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一览表》。
我校目前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的要求为15学分,公共专题讲座的学分要求为5个学分(10场讲座),此次课程体系改革维持原体系内容不变。
五、完成时限
各部系汇总本单位各学科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程意见,进行必要性审查和可行性论证,经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于2015年6月17日前,将论证结果上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含电子版)。研究生院将组织专家进行审核论证。
联系人:赵文亮
电话:774441
研究生院
二〇一五年六月四日